UCCA × 文景丨“图像及其超越”系列 摄影的意图:记录、解构与重塑_当前快播
“摄影只有在打破了真实性的樊篱之后,才有可能获得对真实的真正理解。”
——顾铮
或许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手段或形式,比摄影更能反映图像与现实之间的纠葛。一方面其发明伊始是一种在本源上致力于技术真实,作为再现客观现实的担保;而另一方面,摄影图像不只是现实的一种窥镜,历史的一个剖面,已逝的某一瞬间的实在记录和文献,它还是一种表达的语言或媒介、信息的载体,一种记忆手段,一种拍摄瞬间情动存在的证据。在诸如新纪实摄影、私摄影的缝隙中,我们都能看到摄影图像从与现实之间的寄生关系中解绑挣脱并伸展出来的绰约身影。如顾铮老师所言,摄影绝非“机械地反映”,而是始终在“能动地阐述与阐释”。
(资料图)
张大力,《第二历史:鲁迅在东京蒋抑卮病室中》,1910/2003-2010。图片出自《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而在广义上的所谓艺术摄影中,摄影所具备的“照”相以外的“造”相能力更是表露无遗。通过挪用、置换、拆解与重构经典,或者编辑加工所摄图像等行为,摄影积极地参与构建、塑造着“真实”之外的“第二历史”,甚至是在对既有景观的破坏与拆毁的基础上,生产与再造新的样貌。
洪磊,《仿唐人张萱〈捣练图〉》,2004。图片出自《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杨泳梁,《蜃市山水·仿庐山高瀑图》,2006。图片出自《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记录、解构与重塑的对象既是宏观层面的历史叙事,也是微观视野中的视觉经验、文化身份和个体记忆。摄影不啻为一种视觉呈现,它或许更像一面镜子,倒映、辐射、捕获着观者,甚至像顾铮老师所说,“异化观者本不以为异的事情”。摄影这样一种具备复杂、立体且多元特质的艺术形态,在冥冥之中驱使我们将其把握为一种此在(Dasein)。而当我们怀着这种视角去接近并读写它时,就会发现可能并不存在观看或者理解一张摄影作品的正确方式,都是“其存在者状态上的可能性”,而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真实。
邵逸农、慕辰,《家族图谱》(局部),2000。图片出自《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荣荣与映里,“六里屯”系列之八,2003。图片出自《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叶甫纳,“家·春秋”系列之《我和母亲的全家福》,2012。图片出自《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本次活动是UCCA和世纪文景联合主办的“图像及其超越”系列的第三场对话活动,邀请到杨云鬯和杨岳两位嘉宾,透过包含纪实摄影、私摄影和艺术摄影中的多个案例分析,体察摄影的透明性,试图回答“摄影何为”这一语双关的问题,并针对当代摄影的景观现状或当代摄影研究中的问题的反思,进行分享和对谈。
关于“图像及其超越”系列对话
由UCCA与世纪文景联合发起的“图像及其超越”系列对话活动将结合图像学研究传统,试图在当下跨文化、跨媒介的多元且立体的研究语境中,探究图像在电影、摄影、绘画等不同视觉媒介中的功用与重要性。希望透过一系列对话,强调图像学并非将图像把握为一种等待阐释的消极对象,而是自觉、自主、具有自反功能的主体,能够超越语词,呈现无法言说之物,在镜中之像、影中之像、物中之像中理解图像跨越性及超越性的存在。
活动参考文本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顾铮 著,世纪文景,2022
UCCA × 文景 对话
“图像及其超越”系列
摄影的意图:
记录、解构与重塑
活动时间
2023.6.18(周日)
14:00-16:00
活动流程
14:00-15:30
嘉宾分享及对谈
15:30-16:00
观众问答
活动地点
UCCA报告厅
线下参与本次活动的观众,可在UCCA小程序上搜索活动购票
关于嘉宾
▼
杨云鬯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
1990年生于广东,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兼任伦敦大学学院(UCL)人类学系荣誉研究员、期刊Photography and Culture联合主编。2020年获得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与视觉文化的博士学位,曾求学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中山大学,研究领域包括艺术人类学、视觉人类学、中国现当代视觉文化,目前致力于探索中国摄影史上的“业余主义”及中国当代艺术的“民族志转向”。
杨岳
泰康空间研究员
1991年生于廊坊,泰康空间研究员。曾参与策划展览“摄影180年在中国”(2019,银川当代美术馆)、“专业余·出现代:骆伯年与同代影人1930—1940s”(2021,泰康空间)、“城门·广场·牌楼:关于摄影和历史的动作考古”(2022,泰康空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